浅谈磷化废水的酸洗法
酸洗磷化是一种对金属进行防护的技术,在机械加工生产中比较常见,经酸洗磷化后的机器具有抗腐蚀、抗氧化等性能。但机械经酸洗磷化后,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污水,其中含有多种金属离子,危害较大,此外污水酸性较强,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,将对城市管网和环境造成很强的腐蚀。
什么是酸洗磷化?
酸洗是指用酸洗溶液如盐酸、硫酸等,对工件进行氧化、除尘等清洗,起到清洗表面的作用。
磷是一种处理方法,磷化液,有锌系磷化液,锰系磷化液等,磷化有多种,作用也各不相同,如钢丝的磷化作用是使钢丝在拉细时起到润滑作用,有的用于打底漆,增强基体与漆体的粘结,有的用于抗腐蚀。
酸洗磷化废水的处理
酸洗磷化工艺产生的废水量较大,废水来源主要是电机零件的酸洗液、漂洗液和部分磷化废水,其中锌离子、铁离子、磷酸一氢离子和磷酸二氢根离子等污染物含量较高,废水呈酸性,此类污水的处理重点是金属离子和酸性物质的去除。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最佳工艺,确定采用物理化学方法,即调节-混凝-沉淀工艺处理。
工艺过程。
酸洗磷化污水首先进入集水箱,在集水箱内进行水量和PH调节,通过加药系统加入氢氧化钙进行酸中和反应,将PH调至11.0,使综合污水中的磷酸盐与Zn2+,Fe2+产生沉淀,然后在PAC,PAM的作用下,将PH调至斜管沉淀池,在斜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,上层清水进入缓冲池,再经泵提进入高效溶气气浮机进行二次固液分离,再经出水进入中间水池,最后经超滤系统进一步处理后,出水排放达标。斜管沉降池和污水处理站的气浮机产生的污泥经过污泥池浓缩后,再由压滤机压滤成泥饼输送。
过程原则。
用石灰处理污水,不仅能降低污水酸性,而且能使磷酸钙沉淀,从而使磷离子浓度得到一定的控制。另外,石灰处理工艺还可以降低其它重金属中的重金属含量,该处理工艺既经济又更具环保特性。
在混凝反应中,钙离子与磷酸根反应产生羟基磷酸钙,沉淀后除去磷酸根,反应式如下:
5Ca2++7OH-+3H2PO4-=Ca5(OH)3+6H2O。
不仅钙离子具有上述沉淀作用,Ca(OH)2还具有很好的凝结吸附作用,加入少量高分子助凝剂后,絮凝效果很好,经沉淀后处理出水磷浓度可保证不超过0.5mg/L。
近年来,溶气浮法在给排水和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,它能有效去除废水中不易沉淀的轻浮絮体。其处理容量大,处理效率高,占地少,使用范围广,广泛用于石油,化工,印染,造纸,炼油,皮革,钢铁,机械加工,淀粉,食品等废水处理。
溶气浮机的特点是:
污水处理量大,处理效率高,占地面积小。
工艺过程及设备构造简单,使用方便,维护保养方便。
能够消除污泥膨胀;

四、溶气气浮时曝气于水中,对去除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和臭味有明显效果,同时曝气使水中的溶解氧增加,为后续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,有效地减轻生化单元的负荷,对于提高COD和BOD的去除效果具有重要意义。
对于低温、低浊、多藻的水源,采用气浮法处理,可获得较好的效果。
溶气浮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废水中的污染物可分为溶解性有机物和非溶解性有机物(即SS),溶解性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非溶液解物质,处理废水的一种方法是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,将溶解性有机物转化为非溶解性有机物,然后将非溶解性有机物的全部或大部分(即SS)脱除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,而脱除SS的主要方法是利用气浮。
经过加药反应的污水进入气浮混合物区域,与释放的溶气水中的混合物接触,使絮状物附着在细小气泡上,然后进入气浮区。在气浮力的作用下,絮凝体浮向水面形成浮渣,下层清水通过集水器排入清水池,部分回流作溶气水使用,剩余清水通过溢流口流出。空气浮在水面上的浮渣积累到一定厚度后,由刮沫器刮入空气浮泥槽中排出。